自2010年以来,特殊教育学院按照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办学定位,围绕学校办学定位与目标,以教育康复、残健融合为特色,以教育康复类专业布局为依托,以特殊教育示范园区建设为保障,以残疾人高等教育优良传统为积淀,学院的目标定位与发展思路更加明晰,形成了渗透融合、协调发展的“高质量残疾人人才培养和高层次服务残疾人事业专业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的专业格局。
一、学科专业日趋完善
2012年开始招收视力障碍残疾人,成为全国第一所招收视障生的本科医学院校,填补了我国医学院校和山东省开展本科层次视障生教育的空白。2013年开办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特殊教育专业。目前,学院已形成临床医学(肢残)、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特殊教育、中医学(针灸推拿方向)4个本科专业和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等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的学科专业体系,基本形成了“残疾人人才培养和服务残疾人事业专业人才培养”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科学研究再添硕果
学院围绕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际问题的中心,先后完成国家社科规划办课题“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问题研究”“残疾人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以及教育部、山东教育厅多项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近年来,围绕耳聋相关基础研究迅速发展,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9项,国家资助500余万元,郑庆印教授关于聋人康复的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获直接经费资助273万元,研究工作对实际工作和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形成了工作创新与学术研究互动的工作格局和机制。
三、条件保障稳步推进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构建和谐校园。完善了视障生教学、生活条件的无障碍改造建设,建立了盲文图书馆、多媒体课堂、功法训练室、基础医学实验室和针灸推拿实训室等视障大学生专用教学设施;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建立了“残疾人康复基金”“文杰奖学金”“尚麟美玲助学金”等支持措施多、覆盖面广、及时有效的激励与保障体系;积极做好残疾人教育宣传,营造全校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残疾人教育的独特氛围,树立人文关怀的大学形象;坚持因材施教,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创立了“杰出残疾人校园行”等特色育人品牌。2016年,学院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园区建设项目,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多次研讨细化园区建设使用等相关问题,并与基建处、特殊教育园区建设方相关人员赴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盲人学校调研特殊教育园区残疾学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四、对外合作继续开拓
学院先后与香港盲人协进会,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残疾人团体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定期派盲生到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交流。学院还与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北京按摩医院分别签署联合办学协议,为我校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五、文化育人深入人心
学院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积极创新德育载体,大力实施爱心培育工程,通过“三生教育”、承光心汇器官捐献志愿服务等活动,将“仁爱”精神融入教育、管理、服务各环节,形成了“仁爱”育人的鲜明文化特色,实现了医学教育、残疾人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