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内涵建设 强化特色发展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坚持“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育人理念,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强化特色发展,努力实现“以高质量的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届届优秀学子在滨医成长成才,成为社会栋梁
1.6年完全认证,质量立校战略成效凸显
2013年,以“6年完全认证”的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同年,获批成为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被列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5+3”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改革试点高校。
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项评估。新增省级精品课程23门、教学团队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增加至3个,新增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山东省教学名师由3名增加至8名。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等国家级专业竞赛中获奖8项、省级竞赛中获奖6项。
2.对接时代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特色
落实200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别于2012年、2016年组织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构建了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康事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类别和层次不断拓展,残疾人高等教育特色更加突出。招收视障学生,填补了我国医学院校和山东省高校开展本科视障生教育的空白。基本形成了“高质量残疾人教育与高层次残疾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协调发展的格局。自2012年开始,在临床医学专业实施器官系统课程整合、中医学专业实施“实践能力贯穿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护理学专业实施“以生命周期为主线”培养模式改革、生物技术等专业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改革、应用心理学等专业实行双学位培养模式改革,均取得很好成效。临床医学和中医学专业在山东省率先参加全国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改革,基于职业岗位胜任力的考试改革成效初现。
3.抓试点促实践,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学校不断完善选课制、弹性学制、重修制、学业预警制、辅修制等学分制改革措施,2017年2月获批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试点。6月,出台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目前正按照“统筹规划、分布实施、配套改革、整体推进”的基本原则,各方面改革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课程建设成效明显。建立了基于岗位胜任力导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课程目标内容和专业培养目标有效支撑的课程体系。以精品课程示范带动促进课程建设水平,省级精品课程增至31门,引进优质共享课程20余门,立项28门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2门课程入选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优秀在线课程。案例版系列教材成为我校教材建设特色,临床医学专业器官系统教学整合教材初步完成,新增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省部级规划教材5部,其他各类教材142部。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2010年以来新建直属附属医院1所,新增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临床学院3所,教学医院10所,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20个,并在省内外新建了一批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推行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改革,在附属(教学)医院积极推广PBL、CBL、TBL等教学方法,加强虚拟仿真、标准化病人等教学手段改革,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实践教学服务中的作用,开展标准化病人(SP)辅助临床教学与学业考核工作。积极开展学业评价模式改革,全面落实医学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在医学类五年制专业的3、4、5年级末实行“三段式”实践技能综合考试,全面加强对见习、实习学生的临床实践全过程管理。
4.调整结构布局,专业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积极适应医疗健康事业和医学模式发展趋势,坚持预防医疗康复融合发展的理念,新增医学检验技术、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特殊教育等15个本科专业,专业学科门类由5个增加至7个,初步构建了医学康复类学科专业体系。自2016年开始,正式实施专业分类改革和专业撤并转,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专业动态调整制度基础已经形成。
专业建设水平明显提高。15个专业获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立项支持,2个专业获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7个专业获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支持,共争取上级专业建设资金7000余万元。2017年,艾瑞深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显示,我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和生物技术4个专业入选2017中国高水平专业、四星级专业;麻醉学、医学影像学、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制药工程5个专业入选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三星级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位列全国第28名、山东省第2名,口腔医学位列全国第15名、山东省第2名,护理学位列全国第16名、山东省第2名,生物技术位列全国第30名、山东省第3名。
5.构建“六位一体”,教学管理监控日趋完善
创新教学评价机制,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建设。在国家“五位一体”本科教学评估新常态下,我校创造性地建立了由目标确立、标准制定、条件支撑、政策激励、学风建设和组织保障构成的“六位一体”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加强教学状态数据和评教系统信息化建设,推行“互联网+课堂即时评价”评教模式改革,推进课堂教学的师生良性互动。加强督导、同行评议专家队伍、教学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评教、评学、评管的教学评价机制,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全面有效的教学评价信息。
6.促进教学相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通过开展“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系列活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经验交流与研讨会、教学基本功比赛、微课比赛、观摩教学等活动,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3名教师入选首届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荣获全国第四届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8项。获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获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校美誉度和生源质量不断提升。全日制在校生由14200余人增加到16700余人,研究生由196人增加到604人,留学生教育实现“零”的突破达到204人。本科招生一志愿上线率和录取最低分逐年提高。2017年本科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高于省内同类医学院校10-30分。
以优异成绩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荣获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班不断探索先进医学教学模式
临床医学和中医学专业在省内高校率先参加全国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改革试点
招收视障生填补我国医学院校开展本科视障生教育空白